正月初七要吃七寶粥不知道多少人還記得這個習俗,這個七寶粥做好之后還有要有個習俗,要先拜灶,家中不論牲畜還是人員一年都要安康。
客家的“七寶粥”,就是用香菇、玉米、紅棗、金針菜、花紅豆、龍眼干、白米混在一起在鍋里煮,煮熟后用來拜“灶君菩薩”,俗稱“拜灶”,以祈求灶君保佑全家新年吉祥,人畜安康。初七晚餐一般沒有別的葷菜上桌,全家人就喝“七寶粥”。
于都客家“七寶粥”俗稱“七寶公粥”或“七包公粥”,主要流傳于禾豐、鐵山垅、豐田、靖石、盤古山、黎村、新陂、梓山等南部鄉鎮。“七寶粥”材料一般用大米、芋子、客家芥菜(于都客家俗稱“大菜”)、芹菜、豆腐、米祭、瘦肉等七種,也有用番薯、紅棗、花生、煎果、青菜加上芹菜、大蒜等等,隨意組合七種材料做“七寶公粥”的。